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:“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、精神上的完满状态,以及良好的适应力,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。”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,也就是说,一个人在躯体健康、心理健康、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,才是完全健康的人。
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,我们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定为以下五个方面:
(一)情绪的稳定性
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般心境良好、愉快、乐观、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,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,同时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(二)人际关系的和谐性
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,对人态度积极;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、感情,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、感情;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;既有广泛的朋友,也有知心朋友。
(三)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
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评估自己的反应能力或解释现实时,比较客观,不高估自己的能力,不轻易承担超过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,也不低估自己而逃避任务。
(四)没有过度的焦虑
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学习、生活和工作方面有一定的紧张感,但从不发生过度的焦虑;遇到困难时,他们往往能积极应对,勤于思考,有条不紊地寻找解决办法,而不是寝食不安,惶惶不可终日。
(五)心理适应性
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独立的生活能力,意志坚定;无论是在情感上,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较少有依赖心理,自主性强;他们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事业的生长点,心理生活充实,很少有孤独感;他们较能接受现实,不轻易产生敌对情绪,对因家境、地域、病患、个人能力与努力等原因导致的各种差异能正确看待。
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
(一)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
(二)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
(三)保持健康的情绪
(四)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学会去爱,学会感恩
(五)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